中国科商网
最新公告!云冈第5窟第6窟隔天轮流开放!这里有云冈“第一大佛”和“第一伟观”
发布日期: 2023-08-15 22:30:15 来源: 腾讯网

▲第5窟拱门两侧金刚力士像


(资料图片)

▲第5窟、第6窟外景

▲第6窟中心塔柱

NEWS

最新消息

8月15日,

云冈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

8月16日至8月30日,

第5窟和第6窟将实施隔天轮流开放。

入夏以来,

云冈游客量持续加大,

日均达到2~3万人,

致使洞窟内温湿度明显升高,

二氧化碳含量较往年升高32.8%,

PM2.5均值较往年升高20%,

凝结水对洞窟安全形成的潜在威胁日益增大。

为确保云冈石窟文物安全,

经评估、研究,

该院决定从8月16至8月30日,

对第5窟和第6窟

实施隔天轮流开放的临时管控措施。

▲第5窟后室内景

第5、6窟,

为云冈石窟中期洞窟,

是云冈石窟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

雕刻最精美,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组双窟。

两窟前均临岩构建四层楼阁,

清顺治六年至八年(1649年—1651 年),

宣大总兵佟养量募资主持修建。

楼阁巍峨高耸,竣极堂皇。

第5窟为大像窟,

窟内主尊坐佛高17.40米,

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一大佛。

第6窟为中心柱窟,

亦名支提窟、塔庙窟,

是云冈石窟中期开凿的最富丽堂皇的洞窟,

洞窟内容丰富,造型变化有序,

装饰华丽精美,

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

是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迹。

接下来,

一起走进云冈第5、6窟——

▲第6窟西壁上层

第五窟

第5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与第6窟是一组统一设计、建造的双窟,属于云冈中期洞窟。窟外各有一座清顺治八年加盖的四层五间式木构阁楼,清代号称“云冈佛阁”或“石窟摩云”,为云中八景之一。

这对竖式设计的双子佛阁,既亭亭玉立,又合璧庄重,体现了我们祖先工匠对石窟寺殿宇的精准理解,也是目前云冈石窟仅存的古代窟檐建筑。它除了具有佛殿功能外,同时还起到遮风挡雨作用,特别是保持了窟内温湿度的相对恒定,使得第5、6窟的造像雕刻保存状态远优于其它无窟檐的洞窟。

▲第5窟木构窟檐

选自1924年日本小川晴旸著《大同的石佛》

第5窟前室东西两壁绘有“护法诸天”形象,应是清初重修佛阁时的作品。《重修云岗大石佛阁碑记》立于西壁旁,为宣大总督佟养量所撰。

▲第5窟后室主佛像(云冈第一大佛)

第5窟洞窟为平面呈椭圆形、穹隆顶式的大像窟,洞窟东西最大宽度约22米,南北最大进深约17米,创云冈同类型洞窟的规模之最。主尊坐佛高17.40米,是云冈的第一大佛。

这尊云冈的最高佛像,从头到脚均敷泥施彩,面部与胸部贴金,螺发与长眉绀蓝。大衣两裾由双肩垂直落下,飘逸自然,裹腹裤腰中央对称皱褶,齐整美观。服装宽大合体,下垂感强,似以质地优良的丝绸布料做就,体现了高超的泥塑水平。

▲第5窟主佛面部

东西两壁的胁侍佛像高达8米。在主尊佛像背后开凿出宽阔的诵经道,为僧侣、香客提供了环绕礼拜的通道。

▲第5窟后室西壁胁侍佛

▲第5窟后室东壁胁侍佛

除此之外窟门拱两壁护法力士的上层,雕有禅定状二佛。二佛结跏趺坐于枝叶繁茂的无忧树下,凸显对称、肃穆之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5窟拱门上侧菩提树下“二佛并坐”像

南壁窟门与明窗间雕列龛两排,上排为八个圆拱龛,下排为八个盝形帷幕龛,龛内均置坐佛,齐整有序、威严肃穆。南壁上层东西两侧,各雕有高浮雕大象驮负须弥座五层瓦顶出檐佛塔,设计精巧、呼之欲出,是云冈石窟佛塔雕刻的精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第5窟后室南壁浮雕佛塔

西壁第五层北侧圆拱龛内,是一尊交脚著菩萨装的佛像,左手抚膝,作降魔印,右手伸展于右胸,作无畏印。佛像肉髻高耸,面相饱满方圆,身姿挺拔,上身交叉帔帛之两侧上翘于双臂,下身系长裙,跣脚坐狮子座上。

菩萨装佛像,在云冈仅此一例,这是北魏当年盛行的弥勒信仰在云冈石窟中的一种新表现。

▲第5窟后室西壁雕刻

第六窟

第6窟完成于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之前。第6窟楼阁东西两壁绘有十八罗汉形象,每壁九身,手执不同法器,立于云海之间,是清初重建阁楼时的作品。窟门上方,旧时悬有康熙皇帝御笔“庄严法相”匾,后来被毁。窟门两侧雕刻的八角柱,原本由大象和狮子驮承;柱旁两壁是怒目横眉、体格健硕的四天王塑像,天王上方崖壁绘有一对白色红地的五爪龙,体态生动,气势非凡。

▲第6窟外景 

洞窟形制为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高约14.4米,分为上下两层,直抵窟顶。洞窟整体设计,中轴贯穿,两侧对称;壁面规范整齐,龛像上下分层,叙事左右连续,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设计最完整、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细、最为富丽堂皇的洞窟,也是保存状态最好的洞窟之一。

据初步统计,该窟现存各类佛教造像2900余尊,装饰图案穿插其中,芸芸众相、各尽风貌。

▲第6窟中心塔柱

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龛内,端坐着一尊身著龙纹袈裟的泥塑佛像,左手抚膝,右手施无畏印,螺发绀蓝,表情淡然,是一尊后世包泥彩塑的佛像。这是云冈石窟中唯一身著龙袍的佛像,泥皮坚实,衣纹流畅,装饰讲究,颜色苍古,特别是袈裟上的龙形贴塑不同凡响,大约属于辽金作品。

▲6窟西壁上层菩萨

▲6窟东壁中上层南侧

塔柱上层为四面立佛,四角各有一座大象驮立的九层镂空塔柱,倚塔内侧站立着8身胁侍菩萨,与四立佛等高呼应。在南壁的窟门与明窗之间,雕有一个大型屋形龛。屋檐帷幕之下,端坐着三位姿态各异的圣者,他们分别是释迦、文殊和维摩诘。

佛结跏坐在中央的须弥座上,施无畏与愿手印,静静倾听;文殊菩萨在佛右侧,半跨坐榻,双手动作似在言说;佛左侧的维摩居士,头戴尖顶帽,身著大氅,右手举麈尾,侧身似与菩萨对话。此幅浮雕画面,表现的是《维摩诘经》第十一“菩萨行品”的故事情节。

▲6窟西壁上层供养群

▲6窟东壁上层南侧

除此之外东壁中层南侧有“鹿苑说法”,西壁对应为“弥勒出世”。东壁北侧有“降服火龙”故事龛,西壁中层中央有“降魔成道”故事龛,在“降服火龙”龛外,崇山峻岭之间有9身瘦骨嶙峋、身着短裤,背囊攀山的梵志形象;在“降魔成道”龛外,有17身面相狰狞,手执各种武器,向佛袭击的魔军。这些形象的创造,融入了艺术家对佛经故事的理解,生动而夸张,精彩而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6窟中的佛传故事

第6窟中佛传故事是表现的主题之一。从中心塔柱下层四面到洞窟东、南、西三壁下方,以右旋礼佛的顺序,浮雕刻画出数十幅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讲述了古印度释迦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出身不凡、智力超群,却深感人生的苦恼,决意出家寻求解脱,历经了种种磨难,降服了魔军外道,最后悟道成佛的故事。

▲6窟中的佛传故事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