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日期: 2021-11-05 16:56:43 来源: 快速问医生

常见症状:低热、咳嗽、盗汗、消瘦、乏力

肺结核症状:

1.全身症状发热为其主要也是常见的全身中毒症状,多表现为长期低热,午后或傍晚开始,清晨恢复正常;或仅表现为体温不稳定,运动或月经后体温不能如常恢复正常,当病情急剧恶化进展时亦可出现高热,呈稽留或弛张热型。同时还可伴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心悸、烦躁、妇女月经不调等轻度毒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严重者可出现气急。早期咳嗽轻微,干咳或咳少量粘液痰,慢病人或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加。约1/3~1/2病人有咯血,表现为痰血,侵及血管则为大咯血。部位不定的隐痛多为肺组织结核,部位固定的刺痛多为累及胸膜。当肺组织受广泛破坏,或伴肺气肿或肺心病时有气急。

肺结核体征:

1.肺部体征 取决于病变质和病情轻重。中、重度肺结核无空洞形成者多为肺实变的表现:触诊语颤增强,叩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罗音。有空洞形成且引流通畅,位置浅表时叩呈过清音,巨大空洞可听到带金属调的空瓮音。慢纤维空洞者可有胸部塌陷,气管,纵膈移位等。

2.结核变态反应表现 如结核风湿症,多见于青年女,侵入关节引起关节痛或关节炎,损及皮肤表现为结节红斑及环形红斑。眼部损害有疱疹角膜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巩膜炎、虹膜炎等。

肺结核的分型和分期

(1)肺结核分型 ①原发肺结核(Ⅰ型) 肺内渗出病变、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哑铃状改变的原发综合征,儿童多见,或仅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②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包括急粟粒肺结核和慢或亚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型。急粟粒型肺结核:两肺散在的粟粒大小的阴影,大小一致密度相等,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随病期进展,可互相融合;慢或亚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肺出现大小不一、新旧病变不同,分布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锐利的结节和索条阴影。③继发型肺结核(Ⅲ型) 本型中包括病变以增殖为主、浸润病变为主、干酪病变为主或空洞为主的多种改变。浸润型肺结核:X线常为云絮状或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渗出)或结节、索条状(增殖)病变,大片实变或球形病变(干酪—可见空洞)或钙化;慢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在两肺上部,亦为单侧,大量纤维增生,其中空洞形成,呈破棉絮状,肺组织收缩,肺门上提,肺门影呈“垂柳样”改变,胸膜肥厚,胸廓塌陷,局部代偿肺气肿。④结核胸膜炎(Ⅳ型) 病侧胸腔积液,小量为肋膈角变浅,中等量以上积液为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

(2)分期 ①进展期 新发现的活动肺结核,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②好转期 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③稳定期 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1个月1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1年以上。

具体到疾病的具体症状如下:

原发肺结核

本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或起病时略有发热、轻咳或食欲减退;或发热时间可达2~3周,伴有精神不振、盗汗、疲乏无力、饮食减退、体重减轻等现象;也有的发病较急,尤其是婴幼儿,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2~3周,以后降为低热。儿童可伴有神经易受刺激、容易发怒、急噪、睡眠不好,甚至腹泻、消化不良等功能障碍表现。肺部检查多无明显的阳体征,只有在病灶周围有大片浸润或由于支气管受压造成部分或全肺不张时可叩出浊音,听到呼吸音减低或局限干湿罗音。

血行播散肺结核

患者起病多急,有高热(稽留热或驰张热),部分病例体温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多伴有寒战、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及全身衰弱;常有咳嗽,咳少量痰,气短,肺部结节病灶有融合趋向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病人有胃肠道症状,如胃纳不佳、腹胀、腹泻、便秘等;少数病人并存结核脑膜炎,急粟粒肺结核并存脑膜炎者可占67.7%,常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羞明等症状。亚急血行播散患者的症状不如急显著而急骤;不少病人有反复的、阶段的发热畏寒,或者有慢结核中毒症状,如微汗、失眠、食欲减退、消瘦等;有些病人有咳嗽、胸痛及血痰,但均不严重。慢血行播散肺结核由于病程经过缓慢,机体抵抗力较强,代偿功能良好,症状不如亚急明显。

继发肺结核

发病初期一般可无明显症状。病变逐渐进展时,可出现疲乏、倦怠、工作精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失眠、微热、盗汗、心悸等结核中毒症状。但大多数病人因这些症状不显著而往往察觉不到。如病变不断恶化,活动增大,才会出现常见的全身和局部症状,如发烧、胸痛、咳嗽、吐痰、咯血等。

大叶干酪肺炎发病很急,类似大叶肺炎。患者有高热、恶寒、咳嗽、吐痰、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现象,可呈39℃~40℃的稽留热,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并可出现紫绀。胸部阳体征可有胸肌紧张、浊音、呼吸音粗糙或减弱,或呈支气管肺泡音,背部尤其肩胛间部有大小不等的湿罗音等。

病例多数表现为慢病容,营养低下;一般有反复出现的结核中毒症状及咳嗽、气短或紫绀等;慢经过,病变恶化、好转与静止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不断演变,代偿机能逐步丧失。体征可见胸廓不对称,气管因广泛纤维变而移向患侧。患侧胸廓凹陷,肋间隙狭窄,呼吸运动受限,胸肌萎缩,病变部位叩浊,而其它部位则有肺气肿所致的“匣子音”。局部呼吸音降低,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或空洞呼吸音,并有干湿罗音,肺下界可降低,心浊音界缩小。肺动脉第二音可因肺循环压力增高而亢进。有的病人可出现杵状指。

结核胸膜炎(Ⅳ型)

病侧胸腔积液,小量为肋膈角变浅,中等量以上积液为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

活动肺结核

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

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

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1个月1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1年以上。